為貫徹落實學校“三個三”發展戰略部署,提升教師科研能力,增強整體科研實力,推動學校科研水平邁上新臺階,由學校科研處牽頭,各學院(部)相繼組織承辦學術交流系列活動。官微特開設專欄,連續刊載2025年度科研能力提升系列活動,為教師們搭建學習平臺,也為學校教育教學創新注入新活力。第四十期由城建學院承辦。近日,城建學院邀請長春市水務集團經理、正高級工程師張旭主講“智能賦能與低碳轉型——污水處理技術發展的科研新范式”專題學術講座。給排水教研室全體教師及相關專業學生共同參加。

本次講座圍繞污水處理技術的智能化與低碳化兩大主線展開。張旭經理首先回顧了長春市排水系統的起源與第一座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歷程,詳細介紹了從物理處理、生化處理到深度處理的工藝演進,以及中水回用從“零的突破”到地表水準四類標準的跨越。隨后,他重點講解了A/A/O工藝及其生物相管控要點,通過健康與不健康生物相的對比,生動展示了運行管理中“看不見的學問”。在智能化方面,他分享了北郊廠無人機巡檢系統的實踐,包括5G傳輸、自動機場部署與路徑規劃,以及本地部署大語言模型輔助生產調度的前沿探索。在低碳化方面,他介紹了廠內光伏發電、儲能電站建設以及再生水在生態補水、工業市政用水等領域的多元回用模式,體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重提升。

此次講座不僅拓寬了師生對現代污水處理系統“智能+低碳”雙輪驅動發展的認知,也為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教學與科研提供了豐富的工程案例與前沿視角。與會師生紛紛表示,通過講座對污水處理技術的未來方向有了更清晰的把握,為專業學習與工程實踐注入了新動力,進一步堅定了投身綠色水務事業的信心與決心。
撰稿:城建學院、科研處 編輯:曹印
